佛經名相淺談

歷代高僧大德在翻譯佛經方面,耗費了非常多的心血。因為要正確表述佛陀的意思,要看翻譯者的佛學造詣,以及翻譯水平和文字功力。為了恰當地翻譯佛經,古時的譯經者,在翻譯佛經時,形成"四例五不翻"的共同守則。

四例是:

1、翻字不翻音:如'般若'二字,與諸佛菩薩所說的'咒語',雖然已經將梵字譯成中國文字,但卻保留原來的梵音,不按中國文字發音。

2、翻音不翻字:如佛胸前的"卍"字相,字體雖然仍然是梵文,卻譯成中國的語音"萬"

3、音字俱翻:如大藏經中的大小乘經典,全部譯成中國的語言文字。

4、音字俱不翻:如梵文版本的佛經,全部保存梵文與梵音。

五不翻是:

1,秘密故不翻。如咒語等,六字真言"唵嘛呢叭咪吽"意為"哦!蓮花里的珠寶"。因為這些是有一種秘密的含義。

2,多義故不翻。如梵語bhagavat 薄伽梵 一詞具有六種意義:"自在、熾盛、端嚴、名稱、吉祥、尊貴"。這些詞具有多種含義,不能找到等同的中文詞。

3,此地無,故不翻。如閻浮樹,只產印度,中國根本沒有。

4,順古故不翻。如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 以前就翻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古人已經一直這麼說,就不再改變語言習慣。

5,生善故不翻。如般若,並不直接翻譯為智慧,因為般若的意義高於智慧,更能使人生尊敬之意。


三長齋月:正月、五月、九月,是北天王巡遊南贍部洲之月。

六齋戒日: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二十九、三十。小月二十八、二十九。此六齋日,諸天鬼神巡視人間,考察善惡。初八、廿三,四天王使遊行人間;十四、廿九,天王太子遊行人間;十五、三十,天王親自巡視人間。於此六日,持齋行善,福勝余時;如若作惡,罪報加倍,於此六日,止惡修齋,名敬好時。所謂齋者,過午不食。

六時:分晝三時: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後日分;與夜三時:初夜分、中夜分、後夜分。晝夜六時,持菩薩戒,直至業障消除,六根清淨,大開圓解,解第一義實相妙理,亦即通達眞如佛性。

七佛:1毗婆尸佛;2尸棄佛;3毗舍浮佛;4拘留孫佛;5拘那含牟尼佛;6迦葉波佛;7釋迦牟尼佛。

八福田者:1佛、2聖人、3和尚、4阿闍黎、5僧、6父、7母、8病人。八福田中,看病福田最為廣大,因病痛為苦中之苦,故探病乃福中之福。

十發趣心:名初十心,即十住位:1捨心,2戒心,3忍心,4進心,5定心,6慧心,7願心,8護心,9喜心,10頂心。

十長養心:名中十心,即十行位:1慈心,2悲心,3喜心,4捨心,5施心,6好語心,7益心,8同心,9定心,10慧心。

十金剛心:名後十心,即回向位:1堅信心,2正念心,3回向心,4通達心,5正直心,6不退心,7大乘心,8無相心,9智慧心,10不壞心。

十發趣心:空一切空,法入心內無不是空,此屬空觀。十長養心:心內流出一切諸法,無論念佛、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六波羅蜜,都如幻化,此屬假觀。十金剛心:不出不入,又出又入,即不生不滅眞如法界,堅如金剛,此屬中觀。菩薩教人先修空觀,次修假觀,後修中觀。三諦理顯,是為次第法用。

菩薩十地:1歡喜地,2離垢地,3發光地,4焰慧地,5難勝地,6現前地,7遠行地,8不動地,9善慧地,10法雲地。

十種禪支:即為十種所觀處所:1青、2黃、3赤、4白、5地、6水、7火、8風、9空、10識。

世間禪定包括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。初禪離生喜樂地,具有五支:覺、觀、喜、樂、一心。二禪定生喜樂地,具有四支:內淨、喜、 樂、一心。三禪離喜妙樂地,具有五支:捨、念、慧、樂、一心。四禪捨念清淨地,具有四支:不苦不樂、捨、念、一心。四禪不離十支功德。

十二部經:1契經,2重誦,3授記,4諷誦,5自說,6因緣,7 譬喻,8本事,9本生,10方廣,11稀法,12論議。

五戒:1不殺生,2不偷盜,3不邪淫,4不妄語,5不飲酒。

八戒:1不殺生,2不偷盜,3不淫慾,4不妄語,5不飲酒,6不塗香飾花及觀舞聽歌,7不睡高廣華麗之床,8過午不食。

十戒:1不殺生,2不偷盜,3不淫慾,4不妄語,5不飲酒,6不塗香飾花,7不歌舞亦不觀聽, 8不臥高廣大床,9過午不食,10不持金銀財寶。

八難:1地獄,2餓鬼,3畜生,4郁單越(北俱盧洲無苦無佛法處),5長壽天(色界、無色界天),6盲聾喑啞,7世智辯聰,8佛前佛後。


© 2020 慈韵佛教人文關懷協會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