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-慎獨-持戒

2017-04-18

儒家典籍中,有一句簡單卻不簡單的話:"慎獨"。意思是:"在自己獨處時,思想行為也要謹慎不苟。"我們在沒人注意的時候,往往下意識會有放鬆懈怠的態度,就會造成表裡不一的現象。所以要我們一個人時仍然不可放逸。

人大多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像是盡可能完美的。十二緣起中的"愛、取、有"也提到,因著"愛"(執著,目的),產生了"取"(行動﹐行為),結下了"有"(結果,新業因)。所以我們會因著任何目的,驅使身體造作許多行為,當然,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能達成目標,但不論成敗也都算結果。

在佛法"戒、定、慧"的修行次第裡,"戒的概念跟"慎獨"乍看很像--都是在行為上規範自己--但卻有不同的深度。以佛教說,持戒的修行人,如同上車主動係安全帶一樣,不是為避免罰單,而是身命安全的保護。那是自我責任,不是演給誰看,甚至演給自己看,企圖讓自己相信,自己真的有如外在行為那般的美好。推究到底,佛教中人以持戒,來達到貌似保護修行人防非止惡(慎獨),而實為導向"別別解脫"(請自行上網絡查解釋)的道路。

不管慎獨也好,持戒也好,都是以實際的行為約束,來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的人。只是值得我們思惟的是,所謂"好人",到底是由內而外表裡一致的好人,抑或是演出來的好人?有沒有可能演技太好了,連自己獨處都還在演,演到後來把自己也給騙了?

我們的心很微妙,它默化著我們的行為,去做跟它目的相同的事。但我們的大腦邏輯也很有意思,它會驅使我們的的行為,去做它所判斷最有利的事。當心跟大腦背道而馳的時候,通常大腦會事前期的勝利者,但到最後,心才是真正的贏家。舉例來說,在情人面前都很完美,體貼、溫柔、殷勤、優雅....等等。一旦結婚之後,漸漸地發現,對象好像沒有當初戀愛時完美了,彼此看不慣的生活習慣逐漸蔓延在你們的生活。這時候我們通常會捉狹的說,"狐狸尾巴露出來了",意思是說,本性是狐狸,不管你多能演,狐狸精雖有人形,本質還是狐狸。到頭來還是讓心拿回了主導權。

所以,當我們持戒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這個陷阱。不要演一個修行人,而是要成為真正的修行人。修行不是為了誰,絕對是為了自己。所以演戲是最不值得併且最浪費時間的工作。真正的持戒,是以心甘情願的態度,不批判自己與他人,朝向戒行的目標前進。並且去思維每一條戒法的意義,並清楚明白在不同戒條裡,它會帶領我們在哪個範圍解脫束縛。

當持戒已經到了自然而然,不假思索,不必再提醒自己"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"而仍然不會毀犯戒律,那才是真正的自在。這個境界,又叫做持戒波羅蜜。羨慕吧?!先卸下面具作回真實的自己,然後誠實面對自己,才有機會修正自己,趣向圓滿,得大自在。

持戒是藉假修真的功課,看到解脫的方向,才不會變成盲修瞎練或墮入戒進取見的陷阱,也不會成為奧斯卡演員培訓班的學生。

明海20170418

© 2020 慈韵佛教人文關懷協會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